欢迎访问中共济南市委党校!

综合事务管理平台 | 邮箱登录 | VPN登录 | 图书馆 | wechat wechatcode searchbutton
subbaner

党校声音

坚持高质量发展,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华章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10-19 作者:bgs01 浏览量:49337

 

坚持高质量发展,谱写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新华章

 

姜  珲

 

 

二十大报告经济部分以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为标题,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,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,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。
一、高质量发展取得非凡成就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奠定坚实基础
在二十大报告的第一部分: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,在谈到经济方面的成绩时,总书记讲到:我们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,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,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,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制定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意义的区域重大战略,我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,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一百一十四万亿元,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,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,稳居世界第二位,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。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:十年间我国我国经济总量与美国的差距明显缩小,且远远高于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体。2012年,我国GDP占美国比重是52.5%,2021年我国GDP相当于美国的77.1%,比2012年提高24.6个百分点,是日本的3.6倍、印度的5.6倍。可以说,新时代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成绩斐然,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,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,在党史、新中国史、改革开放史、社会主义发展史、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
、高质量发展既要质量也要数量,既要扩大内需也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围绕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,二十大报告提出“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,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”,同时强调要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”。这样的安排部署,一方面表明要真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,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至关重要。从国际经验看,经济增长到了一定程度后,由于经济体量越来越大,经济增速会有所放缓,但这并不是绝对的。如果我们真正贯彻好新发展理念,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,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,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,我们就有可能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保持较好的发展速度。另一方面,就要求我们要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发力,在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的基础上,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在发展中实现经济的高质量转型,扩大内需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互促进、相辅相成,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。
三、高质量发展更加强调发展的安全性,更加注重提升经济发展的自主性
二十大报告将发展的安全性提升到更加突出的位置,核心在于保证我国发展和安全的主动权,单独列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,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”部分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。其中,总书记讲的两个安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。一是保障粮食安全,中国是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进口国,要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,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。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,全球通胀变局下保障粮食安全是维护经济大盘稳定的关键环节之一。二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,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提高经济发展的自主性,尤其强调确保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”,这是事关我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且紧迫的任务。未来中国将进一步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,开展关键产业链补链强链专项行动,培育产业链“链主”企业,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,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。
四、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教育、科技、人才并重,塑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
二十大报告创新性的将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组合到了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,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”部分,提出“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、战略性支撑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、人才是第一资源、创新是第一动力,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、人才强国战略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,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。”教育、科技、人才被赋予了更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,必将为我国完善人才战略布局,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,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提供支撑,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。